應書迷要求寫下這些東西。凡是尚未在書中收錄過的東西都還有可能修改。由於預設看本文的人都是本書書迷,書中有的部分就不提了。

 

先說明我對二創的處理原則。

作者我的立場是鼓勵二創,而且絲毫不介意大尺度和CP打亂重配。

單純網路發表作品不需要申請授權,也不用授權費。

實體書只要還在同人誌範圍內的,不需要向我申請授權,也不用付授權費。

網路發表收費的話,分成兩種,免費閱覽自由打賞,和需付費後才可以閱讀。前者如果打賞金額不大,還在同人誌的收入等級,那不需要申請授權也不用付授權費。如果收入超過同人誌水準,可能會收授權費。

付費後才可閱讀應該要申請授權。如果收入超過同人誌水準,可能會收授權費。

商業出版大量印刷需申請授權和付授權費。

換句話說,如果有人的二創在同人誌階段取得成功,想要商業化、大量印刷實體書,請來找我談合約。

因為商業化可能會影響原作形象,到時候會審核內容,不一定會同意。

以上原則同樣適用於漫畫、周邊等。

不過,如果是惡意的作品,如果傷害原作,即使以二創之名掩飾,不管印量收入多寡甚至沒有,都不適用上面任何一項原則。

作者仍然擁有法師三定律所有相關權利,隨時可以要求下架回收、刪除網路資料等,以及要求損害賠償。

用愛在二創的人可以放心,我是支持二創的。

我保留權利只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壞人,必須以防萬一。

 

《法師三定律》設定書

 

基本法術理論,魔法樁的效果及所尼語法術特性

 

艾太羅的主流法術理論認為,施法是藉著調動本來就存在於人類(及各種魔法生物)體內的「法力」,去影響存在於自然界中的法術能量,來產生種種效果。法力越高施法當然越有利,但是法力不過是四兩撥千金的起點,施法技術越精湛的法師可以用越少的法力影響越多法術能量,從而使自己的消耗更少。

法術能量在自然狀態下存在於所有地方,大多數情況下法術能量的量會遠多於法師能夠影響的量,就算現場有好幾支法師部隊交戰也不會不足。除非碰到兩個大法師近距離決戰的場面,兩人影響力都太強,才會變成要搶法術能量的情況。

當然也可以光憑自身的法力施法,但是大多數人無法負擔這種施法方式。大概只能發幾顆火球就用光了。

有人認為由於法術能量的總量有限,而隨著法術學問發展,單一法師能影響的法術能量會更多,法師的人數增長總有一天會碰到極限。但由於研究發現還有龐大的、尚未被影響過的能量存在,目前大多都認為時日尚早。

魔法之手戰鬥時會使用魔法樁。魔法樁的其中一種功能在於固定特定範圍內的法術能量,導致目標失去影響力,只能用自己的法力施法。強力的魔法樁可以強迫已經施展的法術解除,分解為法術能量。因此如果被魔法樁徹底包圍,就算用自己的法力施法,還是會失效。當然必定有抵抗魔法樁的手法,雙方的技術對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外魔法樁也能讓人在難以施法的特殊環境裡正常施法。例如在第四焚化爐那種地方就會派上用場。原理同樣是來自固定法術能量,但是讓架設者以特定手法給予影響。

面對大法師的時候,魔法樁非常重要。設立魔法樁就等於是在搶陣地。

所尼語系法術特有的祭刀獻祭系統,能透過獻祭將祭品轉換為法術能量。獻祭產生的法術能量直接歸獻祭者使用,遠比透過法力影響自然界的法術能量要來得輕鬆,耗費更少。而且獻祭的能量可以代替自身法力,做為影響自然界法術能量的起點,從而大幅減少施法的消耗。

祭刀獻祭得到的替代法力不能吸收進體內,只能當場用掉。

法力耗盡不會危及生命,但是會有虛脫的感覺,無精打采不想工作,甚至連娛樂都不起勁,也比較容易生病。光明之杖建議避免長時間處在法力耗盡的情況下。

透過祭刀獻祭施展的法術受到魔法樁的影響較小,能維持較長時間。

搶奪別人已經操縱住的法術能量理論上是可行的,不過能做到這件事的,應該都是大法師了。

真神教的宗教法師認為法術是透過祈求,使神降下恩典。他們和艾太羅的法師互相嘲笑對方的理論荒誕無稽。

真神教的法師能做到的事情遠遠落後於艾太羅的法師。

 

基本聖劍理論

 

聖劍原本是艾太羅地區特有的東西,但是近年來隨著文化交流,在璽克所在的地球各處也開始出現聖劍持有者,甚至小型的騎士團。

召喚出聖劍的「基本要求」是曾經親眼看過聖劍。接著是相應的思想和覺悟。思想會影響召喚出的聖劍型態和能力。

從未有過不想要聖劍卻得到了的情況,以後也不可能發生。

聖劍的使用方式會在得到的同時了解,但是要如何「有效率」的使用則需要訓練。有極其罕見的案例是一開始控制不住聖劍的,花了很長時間摸索才成功駕馭。從未有永遠控制不住的情況。

使用聖劍力量,會產生奇蹟並消耗體力。不過多數騎士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感覺到明顯的消耗,並不會覺得這是沉重的負擔。要比喻的話,這就像開鎗用到的體力一樣。

有可能存在不消耗體力或是恢復體力的奇蹟。

奇蹟的類型五花八門,每個騎士都多少有所不同。

理論認為,奇蹟的內容取決於「持有聖劍者欠缺什麼樣的力量來貫徹他的意志」。

受到歷史影響,艾太羅的騎士都具備兩種基本奇蹟。

一是抗殭屍的奇蹟。騎士的屍體不會被死靈術影響,不會復活(璽克是例外)。殭屍碰到騎士就會退縮弱化,一碰到聖劍就會燒起來化成灰。有聖劍在場也能抑制死靈術傳染。這項奇蹟是在死國帝王耶薩華肆虐之後成為艾太羅騎士的必備奇蹟。

二是防彈的奇蹟。大戰前艾太羅的騎士還沒有這個奇蹟,大戰初有很多聖潔之盾騎士被垛畢羅噩洲的火鎗殺害,過了一個世代,這項奇蹟就成為所有騎士都有的了。騎士看得到彈道(顯示方式各有不同),聖劍會提醒他們閃避。如果沒有閃開,一般子彈通常會被自動展開的力場彈開,難以殺死騎士。即使使用附魔子彈,仍然有可能被力場彈開。

一旦持有聖劍,即使沒有召喚出來,聖劍也還是無形的存在,奇蹟也會持續作用。

一般來說,騎士通常無法達到法師那種自走火藥庫的破壞力水準,但是在控制現場和持續作戰方面表現比法師好。法師打起來很容易創造出一片廢墟,騎士卻能漂亮的保住城鎮抓住犯人。

聖劍能夠引發力場,力場能夠阻擋或是破壞東西。改變力場形狀就可以放出刀波。

另外還有聖獸、聖域,不是每個騎士都會有。通常是得到聖劍後再過一段時間(可能是數月也可能長達數年)才得到。

不可能存在看不到的聖劍。

 

光明之杖

 

嚴格說起來,光明之杖不是一個組織。事實上,這個名詞在艾太羅有多種用法。

很多時候他指的是薩拉法邑朵魔法院。當人們說「光明之杖發布了新的法師執照考照辦法」時,指的就是魔法院。

但當某人自稱「我是光明之杖」的時候,很多時候是表示他是個「重視知識傳承、想要發展更深入廣泛的魔法研究的人」。這是表示他認同光明之杖的理念。

如果被問「你是光明之杖的人嗎?」的時候,這可能是在問「你為魔法院工作,或是選擇協助魔法院嗎?」也可能是問:「如果你發現一篇有價值,但是基於某些原因被打壓的論文,你會選擇幫助他發表嗎?」必須從對話前後推測是哪種用法。

光明之杖由埃文薩爾創立,到現在不存在所謂「正統」的繼承者,也沒有集權中心。就像蓋埃文薩爾廟不需要徵詢別人意見,一群人想蓋就蓋一樣,要自稱為光明之杖也不需要別人的意見,自己覺得自己是就可以了。

不過如果沒有具備如下的條件,自稱光明之杖還是會被周遭人吐槽「一點都不像」的。首先一定是法師,而且要有一定程度(考法師執照考不過的程度是不行的)。再來有學者性格,能沉浸在研究裡,好奇心強,重視教育。並且認同埃文薩爾。

認同埃文薩爾的人不一定是光明之杖,但唾棄埃文薩爾的人就不是光明之杖。

由於埃文薩爾的光明之杖有反抗暴政的歷史,所以極端出世(覺得不管社會變成什麼樣子都與自己無關)的人也不會是光明之杖。

光明之杖並不是一個會給人帶來好處的標籤。真神教信徒甚至會用輕蔑的語氣說這個名詞。對一個自稱是光明之杖的人說「我也是光明之杖」不會因此拉近距離(學者都是很自我的),所以通常不會有人沒事往自己身上貼這個標籤。偶爾出現一兩個往往被吐槽到不行。

有時也有人自己覺得「我才不是光明之杖」,結果被周圍人吐槽:「明明就是!」

不存在「光明之杖的人該如何行事」之類的準則,也不會有人自問「身為一個光明之杖,我該怎麼做?」

大家都是先做自己,然後才發現自己符合光明之杖這個標籤代表的意義而已。或是先明白了自己想追求什麼,然後發現那個東西正是光明之杖追求的。於是為了讓別人容易理解自己是怎樣的人,或是對自己認同的思想表態,開始對外自稱光明之杖。不是因為把自己當成光明之杖能給自己帶來怎樣的改變。自稱光明之杖並不會讓人變得更堅定或是得到勇氣之類的。

有時會有人以為自己是光明之杖,年紀更長以後才發現,「其實我不是,比起光明之杖重視的東西,我更重視——

有所謂「民間的光明之杖代表」這種說法。這是媒體在用的說法。用來套在沒在魔法院任職,但名氣大的光明之杖的人身上。

總而言之,「什麼樣的人是光明之杖」這個問題的答案,在艾太羅文化圈的人們心中存在根深柢固、約定俗成的共識。雖然難以寫下定義,但是人們看到時就會認出來。因此沒有人能操弄「誰有資格成為光明之杖」這種議題。

像真神教那種互相說對方不是真神信徒這種情況,並不會發生在光明之杖身上。

一般來說薩國民眾有共識,魔法院院長應該由光明之杖的人出任。不過由於這牽涉到權力問題,會吸引不是光明之杖的人競逐大位,所以不是這樣的時候也常有。像這種時候,民眾用「光明之杖」指稱魔法院的情況就會減少。

整個艾太羅文化圈都會有人自稱光明之杖,不限於薩拉法邑朵。在文化交流之後,其他洲也有零星的艾太羅文化研究者開始自稱光明之杖。

光明之杖的風氣是不插手政治,只專注在維護研究所需的自由環境和確保傳承知識所需的資源。由於戰爭一定會侵犯到這些,所以光明之杖會維護和平。

 

聖潔之盾

 

聖潔之盾是嚴謹的組織。有明確的組織章程和成員行為規範。絕大部分情況下只要說「聖潔之盾」就一定是指薩拉法邑朵皇家騎士團。即使持有聖劍,只要沒有加入皇家騎士團,就不是聖潔之盾的一員。所有皇家騎士團成員都有聖劍或聖獸、聖域。沒有其中之一的人不能加入皇家騎士團。

偶爾會有把聖潔之盾當成「皇家騎士團裡真正符合騎士精神的人」的用法。但是少見。出現時通常是用來排除皇家騎士團內違反騎士精神的人。如:「雖然你頂著皇家騎士團的名號,但你不是聖潔之盾的人。」

由於聖劍最常見、也通常都是擁有聖獸和聖域的人第一個取得的項目,所以一般都會說「持有聖劍是加入聖潔之盾的條件」,把聖獸和聖域簡化掉。在討論騎士能力時,用聖劍概括指稱「聖劍、聖獸和聖域」是常有的事情。

法律規定薩拉法邑朵國民只要有聖劍或聖獸、聖域,就強制加入皇家騎士團。

不過只是加入並不一定會有團內的職位,也可能是閒置人員,但是仍然會受到組織規範的限制。

騎士服的樣式有範本,雖然選擇很多,但是不會出現黑色為主的騎士服,這是為了避免和魔法之手制服撞色。

在團內聲望較高的騎士一定擁有較強的聖劍(聖獸、聖域)。團長通常是最強的。並不是一得到聖劍就那麼強,而是在聲望上升的過程中逐漸變強了。

沒有副手的騎士不能角逐團長之位,但就職以後的副團長不一定會是副手,也可能是其他有能力的人,或是另一個擁有副手的團長候選人。

接受騎士訓練但是沒有在訓練期間順利得到聖劍的人,會輔導轉介至軍警系統(非強制,也可以回去過原本的生活)。由於警察和軍人的價值觀通常和騎士相近,聖潔之盾和軍警的關係很好,工作上也合作密切。另外騎士和消防員關係也很好。

聖潔之盾一直以來都容易招致外界「干涉政治」的批評。事實上他們的確擁有足以影響國家政策的影響力,也積極使用他們的影響力。但是民眾信任他們,這也是他們行事正當性的來源。

現任團長任內縮限了這些影響力,以班納圖為首的年輕一輩打算扭轉這種情況。

 

魔法之手

 

魔法院下法師第一情報部的別稱。地下社會稱其為「法師抓子」。由於歷史上的魔法之手這個組織實質上已經在薩國建國時解散,所以沒有別的用法。當某人自稱是魔法之手時,這只表示他是法師第一情報部人員,沒有別的意思。

「聖潔之盾」和「光明之杖」都是常用詞,在民眾中比「皇家騎士團」、「魔法院」更常使用。「魔法之手」情況則相反,較常見的用法是「法師第一情報部」。

通常被認定為光明之杖的一部分。實際上有很多獨立權限,甚至光明之杖還無法管理他們的預算用法。

至於到底獨立到什麼程度,與當時的魔法之手領導者有關。有些時代的魔法之手就是光明之杖底下一個安分抓壞人的單位,有些時代卻會獨立到其領導者能和魔法院院長平起平坐,甚至凌駕其上的程度。

總部設立在魔法院內部,但是那個地方除了魔法之手成員,幾乎沒人能出入。日常運作和正在進行的業務都不公開,非常神秘。

黑市法師通常不想招惹聖潔之盾,也會避免和光明之杖起衝突,不過和魔法之手就關係非常差,會主動挑釁。

當黑市法師不得不和法師抓子說話,但又不想和對方開戰時,就會叫對方魔法之手。法師抓子是貶抑性叫法。

跟毫無疑問屬於正義一方的聖潔之盾不同,與神祕面紗有關,第一情報部的形象更加複雜,有時甚至被當成邪惡組織、國家真正的亂源。常有地下社會的人抱怨,騎士應該把法師抓子關起來才對。不過由於法師抓子和他們的衝突特別多,這是放大了魔法之手缺點的結論。

加入魔法之手的管道很多,他們一天到晚在招人,也會主動出擊邀請加入,但是成功加入的難度很高,甚至根本搞不清楚加入的必須條件是什麼。

 

艾太羅近代史

 

艾太羅近代最重大的事件是發生在薩拉法邑朵建國時期的大戰。

大戰前,艾太羅地區雖然已經整合成幾個大國,但還沒出現薩國這種超級大國。由於找到了優秀的糧食作物,也過了好一段沒有大型天災的日子,基本上處於飽足安逸的狀態。

當時由於艾太羅人稱為「海龍王」的超級魔獸在因華亞緣洲外海出沒,會擊沉一切從海空通過的東西,和其他洲幾乎沒有交流。垛畢羅噩洲對當時的艾太羅人來說跟月亮差不多遙遠。

但是海龍王突然不再出現。和其他洲交流的航路打開了。

於是出現了來自垛畢羅噩洲的商船。垛畢羅噩洲已經經歷了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和智慧財產權保障引起的爆炸性科技發展,武力上遠超過當時的艾太羅。

開始雙方還是正常的交流做生意,艾太羅人也驚訝於垛畢羅噩的進步,想向他們學習,後來外國人發現欺負艾太羅人不會受到任何制裁,就開始蠶食鯨吞艾太羅的土地資源,設立各種嚴重偏向有利於外國人的法律。原本在垛畢羅噩洲萎縮中的真神教也謊稱垛洲強大是自己的功勞,藉機在艾太羅擴張。

後來發生了垛畢羅噩洲人說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艾大羅人說的「大戰」或「世界大戰」(垛畢羅噩洲人說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牽連到因華亞緣洲,只在垛畢羅噩洲打,所以艾太羅人不認為那是世界大戰)。戰火從垛畢羅噩的內戰(垛畢羅噩洲人不會覺得這是內戰,他們不把同文化不同國家的人當成是「內」。)一路燒到世界各大洲。

薩拉法邑朵就在這樣的戰火中,藉著聖潔之盾和光明之杖的跨國奮鬥建立起來。

幾乎所有艾太羅國家當時都加入薩拉法邑朵。薩國現存的皇族擁有許多國家給予的優待(如金錢補助,但沒有權力),就是為了獎勵他們當時放棄王位,率領臣民加入薩國。

但是達藍湃恩和涅庫卡密納是例外。達藍湃恩現今的國土本來就是艾大羅邊陲地帶,大戰中遭到艾太羅同胞捨棄、出賣,用來當成拖延敵兵的緩衝,人民靠著妖精保護才免於被殺光。因此對薩拉法邑朵沒有絲毫認同,建國初期甚至對薩國有敵意。現在的狀態已經算是相當友善了。

為了感謝他們真正的同胞:妖精們。達藍湃恩極為保護妖精。

涅庫卡密納歷史悠久,又是艾太羅文化發源地,對整合成大國這件事一直興趣缺缺。大戰中他們不像其他小國整個被滅國而不得不加入薩國,他們逃過一劫,所也保持獨立至今。

戰後艾太羅進入和平時期。艾太羅三國積極引入垛畢羅噩的科技,想追上世界的腳步。不同於薩國還要花很多時間整合國內的複雜情勢,達藍湃恩的發展速度把其他兩國都甩在後頭。涅庫卡密納在政策配套方面沒跟上,於是是三國裡發展最慢的。

引進科技大幅改變艾太羅地區的面貌,魔法發展也受到科學思維很大的影響。到璽克的時代,法師訓練的內容和戰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國內整合(薩國內又發生了好幾場戰爭)到一定程度後,薩國來到萊爾諾特這一輩的繁榮時代。和垛畢羅噩洲的交流從表面的學習科技提升到開始能夠學習深層的文化思想。於是法治、人權這些觀念開始紮根並在制度裡反映出來。(然後廢死運動才沿這條路進來)

對這個時代的薩國人來說,達藍湃恩的富裕進步讓人羨慕。當薩國還在苦苦引誘國民出席識字班時,達藍湃恩已經做到幾乎無文盲了。達藍湃恩改革步調比薩國快,這點在故事中也有以薩國硬幣想學達國換成鈔票的新聞提示。涅庫卡密納相對來說就還相當傳統。

雖然故事中加拉葛是尊重女性的人,不過絕對不要忘了一件事,就是這個人是「菁英」。是群體裡特別優秀的那種人。他不能代表涅庫卡密納人的平均值。事實上涅庫卡密納女性的處境是三國最糟的,而且政府也沒有在積極改善。只是因為是艾太羅人,不會用垛畢羅噩的方式去壓迫女性,而是用艾太羅的方式。我應該不用詳細說,大家都能知道意思。

在故事中描寫三國情況時,以薩國為準,達國進步十年,涅國落後十年,大致上是這樣。不過薩國國土大,城鄉差距難以避免的大到不行,這點也要考慮進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笑獅拔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